疫情隔离期间完成目标|需要的是自我控制!

2022/4/1 14:40:19      点击: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行为,并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它可以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比如当你励志要减肥的时候,路过炸鸡店门口一定要忍住不去买炸鸡吃,抵挡住诱惑,方能减肥成功!那我们想想在疫情时期——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与过去的周围环境大不相同时,具有自我控制的人在追求目标方面还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呢?



疫情期间的隔离措施很可能对个人的目标追求构成重大挑战,因为这扰乱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使我们很难甚至不可能继续从事过去为了实现目标而从事的行为。例如:疫情期间,备战考研的人不能在学校规律的学习,回到家后适应不了家里的气氛,学不进去,老想着去放松玩手机。已有研究发现,一种影响成功追求目标的个人特征是自我控制。拥有较高(vs.较低)自控力的人更容易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健康、幸福、人际关系、学术、职业、财务和其他方面。自我控制水平高导致成功,那么这类人即使出现干扰,如疫情等外部因素,还是能按原计划继续追求他们的目标。



Stavrova, Pronk和Kokkoris(2020)研究自我控制对生命意义感知的影响中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成功达成目标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善于使用适应性行为策略,比如将目标导向的行为转变为习惯。这种发展“有益的习惯”的倾向可以促进高自控的个人在自我隔离期间实现目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现有的习惯可能不再满足一个人的目标时,发展新的适应策略可能是追求目标的必要条件。自我控制水平越高的人会更灵活地适应新情况,更容易形成新的行为来实现目标,更容易将这些行为转变为支持目标追求的习惯。


Kokkoris和Stavrova(2021)的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水平较高(相对较低)的人在隔离期间更容易达到他们的目标。这可以通过继续隔离前的目标导向行为和将新发展的目标导向行为转变为习惯来解释。(目标导向行为指的是为了完成目标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一发现补充了先前的研究,表明在独特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高自我控制的好处依然存在。尽管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人在坚持原有习惯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并且能够灵活地培养新的习惯,更好地满足情境需求。保持过去的习惯和培养新的习惯是自我控制水平高的人在特殊时期获得成功的秘诀。例如:瘟疫时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薄伽丘写了十日谈。



此研究告诉我们: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假期可以看《自控力》这本书,其中提出了5个有效提高自我控制的方法:


1强壮身体


意志力并不是一种生理状态,它是受我们身体素质和大脑健康程度的影响的。研究显示,当大脑或者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我们的意志力也会变弱。强壮的身体是顽强意志力的基础,书中的建议是多参加运动、保证良好的睡眠以及冥想训练等。


2去道德化

去道德化的意思是不要给自己做的事情贴上“好”标签,要把它当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比如你今天跑了3公里,不要因此而兴奋,然后奖励自己大吃一顿,而是要把“每天跑3公里”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我是在完成任务。


3自我原谅


当你做了一件“错”事时,要学会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原谅自己,不要有内疚感,因为这很可能演化成“破罐破摔”。要善于原谅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下次一定注意就行。例如:路过炸鸡店看到好多人都在点炸鸡,自己忍不住也买了,这个时候告诉自己:就吃这一次,别人也吃了呢。


4学会驾驭冲动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当“冲动”来临时,要让自己慢下来,并且意识上去观察“它”,分析这种冲动,不要轻举妄动。你会发现,过一会儿之后你的这种欲望就没那么强烈,也就是被你成功的压制住了。慢慢的,几次之后你就成功的学会了驾驭冲动。例如:看到了饮品店,想喝奶茶,这个时候让我们想想奶茶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杯奶茶中会放很多糖,而且糖吃多了极易发胖,这个时候就不再想喝奶茶了。


5多结交“益友”


镜像神经元理论指的是人天生就会模仿,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在模仿别人,而且之后也时刻都在受到别人的影响。比如你看到别人在吃东西,你也有了食欲;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跟着打。这都是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应用。如果你真的难以自己控制自己,就多去结交一些自制力强的朋友,这有助于你的意志力的提升。看到他们如此自律,你慢慢的也就会想要成为这种人,并且成功的难度系数也会更小。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以上就是有效提升自控力的五种方法。当然,这并不是说任何人都能轻松的成为自控力强的人,就像健身一样,躺在家里不可能拥有好身材,你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做才行。但是掌握这5种方法之后,会让你更容易的提升自控力,就像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后,健身的效率也会更高一样。那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优秀的人已经动起来了哦!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悄悄学习,开学惊艳所有人!!!


本文引用自壹心理  https://www.xinli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