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个别辅导六步法

更新:2022/4/4 0:10:14      点击:
  • 品牌:   
  • 地址:   
  • 在线订购
服务介绍
第一步,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正确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实施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的起点。这一步骤的专业意义在于,通过评估才能确定学生应该接受的心理服务类型,进而明确帮助学生的最恰当的服务主体。
班级教师要对学生作出评估,必须掌握两个方面的知识。第一,如何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第二,如何判断学生心理偏差的程度?
有研究者提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自己有信心,即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能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
(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即喜欢自己担负的学业和工作任务,能在学习和工作等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3)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积极地适应环境变化;能面对自己的成长变化,学习调整自己;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过分焦虑不安和颓废丧气,具有一定的挫折容忍力


第二步,探查学生心理问题的本质。
不同的学生出现同样的异常行为,其背后的心理问题可能是不太一样的。这就好像不同的人都有发烧症状,但导致发烧的原因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只有找到导致发烧的病灶并对症下药,才可能消除病灶、退烧成功。探查学生心理问题的本质是通过考察学生的异常行为表现,定位现象背后的心理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教师透过心理异常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为后续即将制定的辅导目标提供可靠依据。
现场观察是探查学生心理问题本质的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班级生活与学习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心理问题发生时的具体情境,从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具体诱因。


第三步,确定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的目标。
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指班级教师对具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辅导后,其一般心理问题的改善效果。这里的效果不仅是指偏差行为的量的减少,同时也包括学生因一般心理问题而受到影响的那些社会功能的改善状况。为了充分发挥辅导目标对教师辅导过程的价值导向和即时激励作用,在确定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目标时,必须遵循以下两项要求。
第一,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班级个别心理辅导不是给学生治病,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本质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教师在确定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目标时,首先要明确使学生发展积极心态,促进其健全人格养成的长期目标。唯此才可避免一种危险,即教师用非常手段消除了学生的问题行为却给学生制造出新的心理偏差。
第二,在明确短期目标时,在表述上要以受辅导的学生为主体,用可观察、可评估的指标对目标予以具体体现。只有这样,班级教师才能将学生的行为表现与短期目标进行具体对照,从而对辅导效果作出可靠的判断。


第四步,分析学生拥有的积极资源。
在确定了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目标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用什么力量来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问题。在一般的教育情境下,教师比较习惯用“耳提面命”的外铄力量帮助学生矫正行为问题,但对一些有着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却适得其反。伊根(Egan)认为:“咨询师可以帮助当事人认识到他们未能利用或未能充分利用的机会与潜能,赋予其力量。”这一观点对教师开展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的启示是,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拥有的各类积极资源,并组织和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通过积极的内发力量(相对于外铄力量)去克服自身的一般心理问题。
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学生所拥有的积极资源呢?
第一,动力资源(想干什么)。是指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启动和维持作用的资源。如学生的个体需要、行为动机、价值观等。
第二,能力资源(能干什么)。如多元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中的一种或几种、生活能力以及某些特殊能力等。
第三,家庭资源。如家庭气氛,家长的爱,家长的文化层次、性格特点等。

第五步,拟定辅导行动计划。

辅导行动计划是在完成前面四个步骤的前提下,为具体的辅导过程绘制的路线图及相应环节的策略选择,对辅导者具有过程导向和效果反馈作用。班级个别心理辅导的行动计划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环节一: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以发挥心理辅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良好的辅导关系并不是指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而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即相信教师能理解自己,同时相信教师能帮助自己产生好的改变。概而言之,良好的辅导关系是一种学生对教师在情感上和能力上的双重信任状态。情感上信任,学生会趋向教师;能力上信任,学生会与教师合作。
环节二:在调动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师生共商辅导目标并订立契约。
低年段小学生的辅导目标比较简单,契约一般不必书面化。
中年段小学生的辅导目标可以长期与短期两类目标并重,契约可以简单书面化。
高年段以上的学生,辅导目标必须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重,契约最好书面化。
环节三:选择恰当的活动载体。
此环节的辅导关键点是,一定要从学生的积极资源出发,选择能利用其积极资源克服心理问题的活动载体。同时,教师要注意运用以下四种策略巩固辅导效果。
(1)注意及时反馈。即对学生的积极变化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激励良好行为的反复出现。
(2)关注积极变化。学生的问题行为在辅导过程中继续出现是正常现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积极变化。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如对自己或同伴的伤害性事件),可用暂时搁置的方式应对。
(3)注意表达信心。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表示充分信任,千万不可用消极定论使前期的辅导工作功亏一篑。
(4)注意资料积累(成长记录袋的运用)。教师要对辅导过程中学生的积极行为表现进行具体记录(日志或图片方式均可)。资料积累既是对辅导效能的评估依据,也是建立辅导信心的可靠手段。


第六步,实施辅导活动并评估阶段性进展。
此步骤的实施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利用学生自身的积极资源,克服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二是只能在达到前一环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进入下一个辅导环节。
环节一: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环节二:订立辅导契约

环节三:选择恰当的活动载体


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