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睡不着觉?不妨起来和自己聊聊天吧

2022/4/1 15:01:15      点击:

 读者留言


昨天晚上 2 点,我才勉勉强强睡着,可是到了 5 点左右,不知怎么地,突然间就惊醒了。平时我能从晚上 11 点一觉睡到早上 8 点,最近就没睡过安稳觉。


脑海里全是我白天刷到的感染数字和疫情新闻,心跳突然加快,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想做点什么,可是又感觉力不从心。我知道自己生理上很困,于是强行安慰自己接着睡。就这样,断断续续睡到了八点,实在是躺不住了,这才起来。


今天,我阻断了所有的负面信息,不刷微博不看微信群,推送也全都关了。刷了刷电视剧,找了本傻白甜小说看,感觉好多了。


可就在刚才,隐约听到隔壁的邻居在楼道讨论“听说哪个小区封了”“听说谁谁谁确诊了”,我这火噌就冒上来了,很想冲出去让她们闭嘴。真的很烦。


说实话,非典的时候我也六年级了,当时也是在北京。那时候我在家光长肉了,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害怕。现在,信息来得快了很多,也多了很多,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脆弱。


咨询师回答


你的留言让我感觉到,你的身体正在忙碌地应付着自己内心的慌张与愤怒。


可能你之前还有一些经历,在你不留神的时候,也对你产生了影响。这些经历跟现在的情况叠加在一起,让你一下子要应对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这仅仅是我的猜测。现在,我们先来聊一聊睡不好这件事。


01


睡不好,这是一个现象描述。


根据你的描述,我尝试理解了一下。我猜测,有两个指标可能已经被打破了。 


第一个是睡眠指标。


“晚上 2 点我才勉强睡着”“ 5 点左右就惊醒”对比“平时我能从晚上 11 点一觉睡到早上 8 点”,说明你目前的焦虑水平已经累计到了一定限度,正在以躯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二个是情绪指标。


当我们感到不安时,启动焦虑和愤怒防御是大多数人本能的反应。


你有提到“心跳突然加快,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可见,你不但被各种疫情的消息所淹没,还因此出现了一些“惊恐”的初期征状。


就目前的心跳情况,你可能要留意了。


如果这种状况总是反复发生,而且每次发生的时间都有延长的迹象。那我建议等到疫情结束后,可以到公立三甲医院去做一些相关项目的器质性检查。如果没有身体方面的问题,就要考虑是否是“急性焦虑发作”了。


02


现在,我们知道有两个指标而被打破。想好好睡一觉,可以从深层一点的原因入手。


 以下是我提供的一些建议,你可以试一下,看看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这是缓解焦虑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你提到的“刷了刷电视剧,找了本傻白甜小说看,感觉好多了”,就是在缓解焦虑了,效果不错,可以多往这个方向尝试。


此外,还可以与好朋友通过语音或视频的方式多聊聊天,以此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或者找一些与你目前的工作或学业相关的事情来做,增强自己的现实感。


如果说,你觉得现在的情绪波动,跟以前的遭遇有关,也可以试试通过这个难得的独处机会,来适当地做一些自身的探索。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是哪一部分触动到我?具体又是触动到了我的什么呢?


当你对自己了解得更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你的焦虑。


当我们的情绪逐渐平复后,还可以更深入一点。


我们可以在“建立自我边界”“看到我们未被了解的内心冲突”两个方面,做一些自我保护的尝试。 


首先,是关于建立边界。


 从表面来看,这次疫情与非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不知道病毒产生源头

  • 不了解病毒的运行机制

  • 不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但同时,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不同是,这次疫情信息的传播远比非典时期更迅速、更集中、更泛滥。


这就导致我们深陷“信息轰炸”中,避无可避。从而感到害怕、烦躁和愤怒。


病毒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染,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信息也是一样。


很多时候,“信息流行病”都伴随着“病毒”一起传播。

只不过大家的注意力,往往只关注到疫情,关注到自己的身体是否被感染,却忘记了无止境的“信息轰炸”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暴露在没有“口罩”保护的地方,从而“生病”“受伤”,比如替代性创伤 


我们普通人在接收了大量疫情相关的信息后,如果不懂得筛选和过滤,那么很容易就会沉浸在他人的创伤(譬如别人生病)中无法自拔,内心被莫名的痛苦所包围,甚至是绝望。


如果这些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排解和消化,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到替代性创伤中,难以缓解。 


又比如,在恐慌焦虑的情形下,原有的创伤被重新唤起。 


  • 小时候因为生病被责骂或惩罚的经历

  • 由于有过慢性病,而遭受过排挤和嫌弃

  • 小时候被父母锁在家里不让出门时的恐慌和害怕


所以,在阅读疫情相关的信息时,要设定好对应的时间。懂得适时关闭自己与外界交流的通道,给自己一个缓冲消化的时间。 



第二点,是关于内心的冲突。 


我们似乎总是这样。


一方面,希望远离这些繁杂的疫情信息;一方面,又不由自主的去浏览、阅读或讨论。


我们知道自己是有选择的,我们也知道自己可以选择不去关注这些信息。


只是这个选择,有时候是意识层面的,有时候是潜意识层面的。


比如,你虽然选择了“阻断了所有的负面信息,不刷微博不看微信群,推送也全都关了”,却仍然可以“隐约听到隔壁的邻居在楼道讨论听说哪个小区封了,听说谁谁谁确诊了的小道消息”。

看起来,似乎你是被动地去听到,实际上,是满足了你潜意识中的参与感。

时时刻刻了解疫情,了解确诊人数的变化,了解各种推送,都会让我们有存在感、参与感和归属感。

这些感受比较难觉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不自觉就去做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强调“关闭”信息源,一味地寻求如何才能不失眠,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

例如在你的描述里,你说到“我这火噌就冒上来了,很想冲出去让她们闭嘴。真的很烦”,

这种“烦”既有现实层面的原因,你认为她们打扰到你了;

同时也有心理层面的原因,你内心依旧有“存在”在人群中、与他人“同在”的需要。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做好“接收信息”和“远离信息”的平衡了。

该怎么办呢?


首先是筛选。

我们允许自己了解各种疫情相关的信息,保证自己与社会、与“他人”保持连接。

同时,又要评估各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完成信息的过滤。


其次,与“潜意识”握手言和。

这一点相对会比较难,它需要一个探索和接纳的过程。

我在这里提出,是希望你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可能性存在。

如果有兴趣,不妨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是寻求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的帮助。



03


如果非典的时候,你是六年级,那么现在应该也快而立之年了。


17 年的时光,你说你看到了自己的脆弱,但我想这正是这 17 年时光赠予你珍贵的人生礼物。


当一个人能看到自己的脆弱,承认自身的有限时,才是脚踏实地真实生活的开始。 


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的边界感真的很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自己可以做到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最后想和你分享莫泊桑在《一生》中的一段话: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 
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祝好。

写在最后

如果你也有任何的困惑,可以到我们的后台留言。

我们会隐藏你的个人信息,为你保密。 希望在你最孤独的时刻,能在这里找到光。



本文引用自壹心理 https://www.xinli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