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心理
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
生活中的例子
杂技演员案例
杂技演员张师傅脚耍大缸已有多年,可谓驾轻就熟。在告别舞台演出的那天晚上,他把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看。然而,正当人们为他精湛的技艺喝彩时,他却“失手”了:因一脚顶偏,偌大的瓷缸重重地砸在他的鼻梁上,他当场昏了过去。
事后有人问他:“凭你的技术,怎么会出此意外?”他说:“那天,心里总是想,这是自己杂技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而且请那么多亲戚、朋友来捧场,一定要表演得很出色,千万不能出错。谁知表演时一走神,就出事了。”
从表现上看,很多失手都是偶然的,其实却有其必然性。因为人有这样一个弱点:
越紧张越做不好
当对某件事情过于重视时,心理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往往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很多人在人生的关口失手,心理紧张与焦虑是重要原因之一。
做每一件事,我们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给失败一个心理准备呢?
乒乓球手成功的秘诀
有乒乓球爱好者向一位多次获得乒乓球单打冠军的高手请教成功的秘诀,出人预料,他竟告之
“成功之前先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进入正式比赛前,事先承认不论怎样做,你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从而取得比赛的成功。他还举例说,在一次全国乒乓球大赛中,他和一位国手争夺冠亚军,国手确实厉害,一上场就先赢了他两局,但由于他在进场前就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所以没有慌乱,完全放开来打,挺住了,最后反倒是他战胜了国手。
成功之前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并非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而是让我们放松心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如此一来反倒容易成功。
安全与穿针心理
这使我联想到安全工作。不少人大概有这样的感觉:有时虽然我们对安全工作喊得很紧、要求很严,但还是发生了事故。一些单位越是怕出事,却偏偏出事,甚至“祸不单行”。这么说,并不是说对安全工作抓得紧要求严,有什么不妥,而是说要从这看似偶然的现象中,寻找潜藏的必然因素,这就是要用“平常心”来对待安全工作。
所谓“平常心”,就是从平常重视、点点滴滴重视、时时事事重视做起,进而养成“在岗一分钟,遵章守纪60秒”的良好习惯。
换言之,以平常心态对待安全工作,以平常行动落实安全规章,到头来就会“习惯成自然”,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每项工作中,以达到确保阶段安全奋斗目标乃至长久安全目标的实现,而不至于因心理过于紧张与焦虑而出现精力分散、动作失调等不良反应,导致潜在事故的发生。
举例与分析
暑假带来的闲暇,让我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聚聚。这不,同学的一个电话,“你中午到我家吃饭好了,下午我们带着孩子去游泳”我就去了。
敏是我初中的同学,初三的时候我们前后桌,更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后来,我上了师范,她读了高中,念了师范大学,也成了一位教师,当然比我高点(我一直称自己是小学生,按照这个逻辑推论,她可是初中生)。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平时联系不多,但我们之间的友谊不曾因为联系的少而淡过。
坐在她家宽敞的客厅了,聊起了我们的初中生活,说起了我们曾经的同学,谈到了我们过去的老师,当然更多的还是说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学生,标准的三句不离本行。
“曾听到你们的老领导不止一次的表扬你,说你教育学生有一套,成绩也是顶呱呱。现在的初中生可不是很好‘伺候’哦!你到底有什么杀手锏功夫呢?”我一直很想知道她“笼络”学生的本领,因为敏是个身材娇小的女孩,人高马大的学生居然是如此的尊重她,确实让我有好奇心。
“很多人都这么问过我这个问题”敏说“其实,我根本就没想过,我要做得怎么样好,为了谋取什么样的权益。我的想法非常的简单,就是把每天的45分钟上顺利了。每个学生都不在我的课堂上捣蛋,让我上的心情舒畅。当然,为了这个目标,我还是在教育谈话上,课堂教学上化了点功夫。把学生思想理顺了才能课上的顺。后来才发现,课上顺了,每次的考试成绩也差不了。”
听起来,真的没什么豪言壮语,更没什么宏伟目标。她的目标在有些人想来甚至有点“自私”——上顺了每一节课,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但结果是,她的每一届学生都是这么的喜欢她的课堂,喜欢这样的老师。放松心情,把学生的心情和自己的好心情联系起来,在不经意间得到学生的信任、尊重,这样取得理想的成绩也就成了必然。
想起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的努力,线越不容易穿进去。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目的颤抖”,俗称“穿针心理”,也就是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
联想起自己平时对儿子的教育,我老把时间安排得好好的,“几点到几点,你写毛笔字;几点到几点,你做作业;几点到几点,你写一篇日记……”但是事与愿违,儿子在我要求写日记的时间里,居然睡着了;在我要求写毛笔的时间里,出去“舞剑”了;在我认为该做作业的时间里,他出去溜达了。在该我发火大声教育的时间里,他居然劝我“别发火,做人嘛应该快乐点”,弄得我哭笑不得。呵呵,这不知道是不是“穿针心理”在作怪。或许,我在对待学生中,也曾不止一次的犯过这样的错误。当一个简单的问题,教了几次,学生还没掌握时;当认为教很重要的知识,学生在开小差时;当没有及时的上交每一次的作业时;当检测的成绩没有如我所愿时……
当孩子不能按照我的“预设”而“生成”的时候,时刻的提醒自己,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怀有一颗平常心,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这样我可能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儿子爱的好妈妈了!
怎样克服穿针心理
出现“穿针心理”现象并不奇怪。
科学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着。
另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乃至恐慌的情绪。
面对一些重大考试,特别是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中考和高考,学生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会大大加重,一进考场便会心跳加快,头晕耳鸣,两眼盯着试卷思维会突然短路,脑中一片空白。
而一走出考场,又顿时会感到题题能解,并无什么难度。
考试结果也表明,许多同学考试失利、高考落榜,并不完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以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一时茫然不知所措造成的。
所以,考试其实不仅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学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考验。
所以,明白了上述道理,为了免受“穿针心理”的影响,我们就应该在加强自身修养和调整自己心态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心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平和积极的心态下,一个人会变得从容镇定,思维灵活,他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显得愈加聪明,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紧张慌乱的心态下,一个人会变得思维迟钝,想象贫乏,他的潜能就会始终处于睡眠状态中,从而显得木讷,不管做什么事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每逢考试,特别是十分重要的中考或高考,我们都要克服“穿针心理”的障碍,以平和淡定的心情去对待,要坚信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肯定可以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千万不要过分焦虑,使自己陷入极度的紧张和惶恐之中。这样放松心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考试时也就必然能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最好的发挥。
(本文引用自525心理网https://www.psy52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