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心理动态 > 人际交流

升职加薪了,该告诉朋友吗?——隐瞒成功的代价

2022/3/30 17:11:06      点击:


假如你在工作中升职加薪了,或遇到其他好事了,成功了,你会和你的同事分享好消息吗?一般来说,人们需要在交流沟通中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分享成功的消息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是人们也希望与他人维持和谐的关系,而分享成功的消息有可能会招来他人的嫉妒,为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本期推文为大家介绍一篇文献,是关于分享者(communicator)分享或隐瞒自己的成功消息时,接受者(target)的反应以及其中的心理机制。


沟通中的陷阱:分享成功


取得成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又可能会陷入沟通“陷阱”。比如,人际交往中既温暖又有能力的人更令人喜爱。可是有研究发现,向他人展现能力会导致自己的温暖性下降,尤其在社会比较凸显的情况下,当个体强调自身成就时,会让人特别感觉到威胁,并带来嫉妒情绪。


事实上,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沟通陷阱”,所以人们常会选择自嘲的策略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消息。研究发现,人们有时会隐瞒较高的地位身份,以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吹捧自己的时候,也会利用先抑后扬的方式,例如“凡尔赛”。总之,人们担心与他人分享成功会令人不快,这使得人们可能通过说谎或隐瞒来避免分享成功的消息。



隐瞒的代价


然而,隐瞒成功的消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代价。例如,人们一旦发现你有所隐瞒,就会觉得你更不值得喜爱和信任,同时也会觉得与你的亲密感更低。相反,通过分享成功的消息却有额外的益处。例如前面说过的这会让人觉得你有能力,而且还为他人提供了一个对好消息做出积极回应的机会,可以促进关系的亲密度和相互的信任感。隐瞒成功自然就少了这样的机会。


由此,研究者认为隐瞒成功带来的代价是大的,而且是由信息接受者对分享者动机的推断所中介的。


举个例子,小明在升职加薪后没有告知同事小刚,小刚知道后会推断这是因为小明觉得自己会嫉妒他,小刚觉得小明代替自己做了决定,是一种“家长式动机(paternalistic motives)”,即分享者基于自己觉得的对接受者最好的假设来替接受者做决定,进而达到有助于接受者的目的。尽管这种家长式动机可能出于善意,但接受者却可能会感到被冒犯,因为这反映了分享者对接受者性格和情绪的消极评价(即小明觉得小刚会嫉妒,而不会为自己的成功开心)。



研究者通过8个实验采用多种实验范式(假设情境、真实人际互动等)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同学、同事、情侣等)下,对隐瞒成功的不同结果(人际感受、情绪反馈,印象管理评价和行为),以及家长式动机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隐瞒成功确实会使接受者认为分享者有更高的家长式动机,进而接受者产生更消极的感受(受冒犯、更低的人际亲密感);情绪虽然感到更少的嫉妒,但也会更少感到开心;印象管理评价上虽然会认为分享者更谦虚,但对其能力和温暖的评价却都会更低;行为上则觉得自己不被信任,而且接受者也更不愿意花钱来维持与分享者的关系。另外,研究者还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条件下(回答直接问题 vs. 回答间接问题;公开 vs. 隐私;亲密关系 vs. 疏远关系),隐瞒成功消息导致的上述结果依然都存在。


例如在实验3中,研究者考察了假设工作情境下,学术界人士对关系好的同事隐瞒求职面试通过这一信息的反应。实验中,被试已经通过网站知道了自己的同事找工作成功的消息,之后被随机分配到隐瞒成功组和分享成功组。在隐瞒成功组中,同事并未告诉被试他找到了满意的教职;在分享成功组中,同事告知被试他找到了满意的教职。随后,研究者测量了被试感知到的被冒犯程度、与同事的人际亲密度、感知的同事家长式动机强度、对同事的信任感以及未来与该同事合作的意向。


结果如表1所示。显然,同事隐瞒成功的信息让被试感到了更强的被冒犯,更低的人际亲密感,更多的家长式动机,更少地信任同事,此外也更不愿意和同事合作。此外,家长式动机在隐瞒成功与感知的冒犯程度中起中介作用(Indirect effect = -1.23, SE = 0.25, 95% CI [-1.72, -0.74])。




从这项研究中,我们知道,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双方心理还挺微妙的。尽管人们向他人隐瞒成功消息的动机是复杂的,不排除有善意的成分,但是替别人做决定的心态可能是需要人们警惕的;相互之间的信任是人际之间良好交往的前提,当你获得成功时,不要一味地觉得他人就一定会嫉妒,并因此而隐瞒成功的消息,这样带来的人际代价更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所有被试都是美国人,所以将结果推论到不同文化背景时需要谨慎。因为不同的文化下,人际交往的规则不同,人们的共享现实也不同,推崇的价值观念差异很可能使人们对隐瞒成功消息的后果有不同理解。



壹心理 https://www.xinli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