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恐惧”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暂无图片。
“我本来就有选择困难症,买东西我也挑完了红色挑绿的,挑来挑去磨磨叽叽地不走,唉……这两个,都很好……”上周五晚上,浙江卫视播出《中国好声音》那英组“冠军之战”,在面对选择姚贝娜还是萱萱成为自己这个组的最终冠军时,纠结的那英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选择困难的经历,心理专家表示,每个人面对选择或多或少都会有恐惧。那么,什么是选择困难症?为什么会出现选择困难?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现象 “选择困难”无时不在
Eva自认为是一位严重的选择困难症患者。她在自己的博客上说,选择困难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发显著。“小时候,我只是纠结于要不要写作业,是写英语还是写语文,然而现在我好像对任何需要做选择的事情都很难做选择。比如去商场买一件衣服,我会奔波于好几家店而不知道哪一个最合适。尽管朋友们说:‘当然是买喜欢的了,你喜欢哪个就买哪个啦。’可我依旧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什么,好像都喜欢,又好像都不是那么喜欢。我会郁闷一个晚上去思考,明天到底是和朋友们过,还是自己在家呆着。对于手头上要忙的事情,我渐渐难以选择先做那个后做那个,甚至我会苦恼于今天晚上的这篇日记要不要写,要不要发表……我这是怎么了?”
与Eva同样纠结的大有人在,在电影《购物狂》中,刘青云对着雪菜肉丝面和红烧牛肉面痛苦不已:到底应该吃哪个?而在近期火热的《中国好声音》舞台上,面对自己的学员,包括那英在内的各位导师,频频出现因为不知道选择谁而苦恼的情形。
解读选择困难是一种心理冲突
选择困难症也称作选择恐惧症,有此症状的人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时很恐慌,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恐惧。
在心理专家看来,出现选择障碍的人群本身有着一些心理亚健康的症状:观点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喜欢或者讨厌什么;考虑问题太多,比如喜欢一双鞋子,但是面对售货员拿出的6种颜色踟蹰不定;思考不成熟,往往造成选择之后马上反悔。
心理专家表示,选择困难是一种心理冲突,其焦虑抑郁并非完全基于“选择”,而是基于其普遍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带来的紧张与压力。
大连市心理学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杨表示,从人们有意识、有能力开始选择后,就在不断地做出各种选择。“小到出门穿衣、商场购物、餐厅吃饭,再到上哪所学校、选择哪个工作、去哪里度假等等,选择无处不在,这实在是现代人无法避免的一个过程。”徐杨说,“我们生活在现今这个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中,尽管选择有时令人烦躁,但能选择总归是幸运的。”
“有所选择会让人持有操控感、拥有自由的氛围、令人感到幸福,这是进步的标尺。”那么,拥有更多的选择能否带来更多的幸福呢,徐杨说,“这就需要考量选择的‘度’,过多的选择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选择范围过大会也让我们无所适从。”
面对选择多少都会有恐惧
心理研究者曾经做过这样一项测试:在超市进行果酱促销,顾客可以随意品尝,如果购买还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一组有6款,另一组有24款。徐杨说:“尽管24款果酱吸引到了更多的顾客,但在购买的数量上,品尝过6款果酱的人中,购买者达到了30%,而品尝过24款果酱的人中,只有3%的顾客进行了购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研究者给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一,当选择品种过多时,顾客做决定的过程变得更艰难而感到无力和沮丧,所以大多数的顾客宁可放弃,干脆什么也不买。二,小部分选择购买的顾客中,耗费精力作出决定的痛苦已经超越了买到东西的好心情,这也导致他们在以后的选择中更加难以考量。三,选择过多,也会让被选中的“幸运儿”魅力大减,因为事后大多数的顾客总会在想那些没被选上的果酱是不是味道更好些,这也会让顾客购物的快乐大打折扣。
“我们每个人对选择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因为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中的若干选项,而失去的感觉总是让人不安和厌烦的。”徐杨说,“我们对失去的担心远远大过得到的快乐。”
(本文转载自心理学空间)